(相关资料图)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柳林县穆村镇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依托“党委会议开下去,治理能力提上来”联动工作机制,一大批制约基层发展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眼下,正处农忙的关键时期。在穆村镇农业园区黑木耳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务工能手高建英正和乡亲们加紧悬挂木耳菌棒。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干劲十足,期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
“我常年在这打工,从拴菌绳、菌棒打孔,到现在挂菌棒,自己不仅学到了技术,空闲时间也能利用起来,每个月可挣3000元左右,生活越过越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虽然累一点,但是心里美滋滋的。”穆村镇黑木耳种植基地员工高建英说。
穆村镇毗邻县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能为黑木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据了解,2022年3月该基地建成后,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从东北购置高质量带菌棒,采用先进的大棚悬空培育技术,在生长期间严格管理,不喷药、不催生,不仅保证了木耳的出耳率,也让产出的木耳品质接近天然木耳。
“我们基地占地40余亩,现有高标准钢架结构大棚29座,木耳晾晒棚14座,种植黑木耳达60.6万棒,预计每年可产出干木耳7万余斤。”穆村镇黑木耳种植基地负责人王瑞红介绍说,基地常年雇佣劳动力20人,进入采摘期可带动2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由于黑木耳种植对水质和水量要求极高,在做大做强黑木耳产业的同时,王瑞红的种植基地也面临着水源短缺的问题。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保障该基地健康稳定运行,穆村镇党委坚持推行“党委会议开下去,治理能力提上来”联动工作机制,通过走访调研,与驻地企业协商,帮助木耳基地建设了两个容积达500立方米的蓄水池,保障了木耳基地的正常用水。
“有了水源的支持,我们基地木耳的产量才有了保障!”王瑞红非常感谢穆村镇把党委会议开到了基层,了解到了基地的实际困难,帮基地解决了水源短缺这个问题。
穆村镇自“党委会议开下去,治理能力提上来”联动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坚持“说大事、议难事、办急事”的原则,让群众真正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穆村镇副镇长王耀耀表示,今后穆村镇将在产业规模、利益联结、品牌打造上做文章,下大力气把黑木耳基地发展为全县示范基地,力争把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做成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业增收群众致富。记者 冯凯治 通 讯 员 闫 伟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