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点!张亦庵:文艺多面手,讲饮讲食亦了得 || 荔人行

个人图书馆-sgpwg   2023-06-18 17:10:32

张亦庵(1895~1950),原名张其讱,又名张毅汉(以下统称"亦庵先生"),广东新会人,知名作家、翻译家、美术家、音乐家、食评家,曾居广州,后在上海求学、谋生,抗战后因生活所迫迁居香港,1950年11月病逝于香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亦庵先生自小聪敏过人,极具文艺天赋,长大后在文艺领域颇有建树。他13岁就在《月月小说》上发表短篇小说《两头蛇》(一名《印度蛇》),早年与包天笑合作翻译国外作品,其作品多见于《小说大观》《小说画报》《小说月报》等刊物,至上世纪20年代共发表了翻译与创作文学作品130余种。

上世纪20年代开始,亦庵先生投身教育事业,曾在上海广肇公学、粤东中学任教,讲授国文、音乐、美术等课程,会弹钢琴、拉小提琴、吹笛子,是上海著名音乐家黄飞立、郑德仁的音乐启蒙老师,抗战时曾创作《请你听》《报国仇》《空军夜袭》《八百壮士歌》等鼓舞国人的歌曲,上海粤东中学和广东常平中学的校歌就出自其手。他还擅长摄影、美术(如国画、西洋画、木刻版画等),著有《略画范本》《毛笔写实图案》等美术书籍(见下图),并于上世纪30年代初担任过《文华画报》与《文华艺术月刊》的文艺编辑 ,1942年11月25日中国木刻作者协会在上海成立,他成为7位常务理事之一。

亦庵先生不仅是公认的文艺多面手,还是讲饮讲食的行家里手,写有《瓜》《豉》《物色》《辨味》《谈鸡》《烧腊》《饮冰》《吃狗肉》《茶居话旧》《苏广月饼》《吃的色香味》《烘山芋和早点心》《食在广州乎?食在广州也!》等文,其中《谈鸡》最为今人津津乐道,被引用次数也最多,不过,我最欣赏的还是《食在广州乎?食在广州也!》(以下简称《食在广州》)。

上:清末广州茶客

下:民国某食肆户外广告

《食在广州》一文刊登在1943年第2期《新都周刊》,当时,国内某些人对"食在广州"有误解或偏见,亦庵先生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便提笔写下该文,以作回应和澄清一一

他在文中鞭辟入里地指出:""食在广州’这句话里所指的"食’,我以为不一定专指菜肴而言,应该连一切可食之品都包括在内,菜肴仅居食道之一而已。"何谓"食之品"?亦庵先生认为,"食之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天然的,一为人工的。而菜肴只是人工的食品之一品,未足以概括所有食品。人工之食品,除了菜肴之外,尚有点心、糕饼、蜜饯、糖果,以及其他杂食之类"。

上:民国广州路边糖水档

下:日占时期广州街头云吞面档

为了证实广州"食之品"丰富、美味,亦庵先生在《食在广州》中,如数家珍般将广州经典美食娓娓道来:"广州燕塘外沙河那里的沙河粉","荔枝湾的艇仔粥","广州各大茶居特约"三姑’手制的薄皮粉果","河南成珠的小凤饼","沙湾的炖奶露","广州所制萝卜糕、芋头糕"、"济隆、万隆所制的干湿蜜饯糖姜"、"广茂香之咸脆花生"、"十七铺一带的蜜饯番薯干、草果(即是陈皮梅的远祖前身)、麦芽糖"。他还毫不掩饰自己的赞美之情:"这些东西,绝非他处所有,有亦远不能及。这些食品,大都不必以色取悦人,而香味之美,则无以复加。"而广州特有或盛产的各种水果(如荔枝、龙眼、黄皮、杨桃、番石榴、香蕉、甘蔗等),也令其念念不忘,不吝笔墨加以宣传。

1

民国时期广州水果档

2

日占时期广州乡村路边咸酸档

亦庵先生不愧为文章大家和美食达人,在谈到广州菜肴腴美的原因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蒸制得法,固其一因,而得天之厚,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并分别以鸡和白花芥为例,解释了"得天之厚"是指饲养方法、土壤气候与培植得宜,进而总结了"食在广州"的真正涵义:"以天时、地利、人和(鼎鼐调和之和)三者合并而论之,则确实不能不让广州为独步"。原来如此!"食在广州"真不是自吹自擂,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当然,就谈论饮食而言,亦庵先生绝非坐井观天、心胸狭窄的"地方主义者",细读《食在广州》一文就可以看出,他对外地的天产及烹调还是十分包容和赞赏的:"以天产而论,固然各地都各有其名产,如洞庭山之白沙枇杷,奉化的玉露水蜜桃,天津的良乡果,天津、烟台的苹果、葡萄、对虾,浙东一带的蚶子,阳澄湖的毛蟹。这些东西,断非广州所能有","以烹制的方法而言,各地各有其特殊出色的技巧,如炒鳝糊一味,如糟鸡,如酱肉,则断非广州厨设所能办好"。寥寥数语,尽显学者风范以及广东人开放、包容的特质。

上:民国时期广州财厅前西餐馆

下:日占时期广州惠爱路(图右可见上海稻香村食品店及其广告)

亦庵先生在文艺方面的成就固然够"高大上",但是他大谈特谈饮食之道的系列美文,确实食香满纸、令人陶醉,尤其是《食在广州》一文,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他、记住他一一曾经为"食在广州"拍案而起、摇旗呐喊的文艺多面手。

热文榜单